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3年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500字)
(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及开展扶贫工作情况。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二、工作总结
整体而言,2022年对广州中心是蛰伏的一年,求索的一年,试错的一年。
第一,因疫情影响,社会大环境尤其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中心主要合作方,即政府部门财政投入的大幅度削减,对中心的业务收入造成直接冲击。整个2022年,广州中心所在行政区,即番禺区的购买服务趋于“稳妥”,除了如社工站等直接服务类项目外,其他项目较多委托给少数枢纽型社会组织,因而难以有效接触和争取相关业务。虽与东莞市部分镇街保持稳定沟通并顺利拿下短平快项目,但技术要求一般、项目内容简单,故单个项目经费全年总额金都额不高。
第二,人员单薄加上公关薄弱,使得广州中心必须思考并探索不同形式、不同方向的业务或产品。本年度中心主要在两方面进行摸索:先后基于在养老和退役军人领域的项目沉淀,撰写了3篇文章并投稿,但“石沉大海”;主动拜访部分未曾合作过,但一直都接触交流的单位组织,旨在从中挖掘或找寻合作的可能性或对方的需求点。但无奈对方或者领导层另有安排,或者对“非本地机构”不予资助或支持。在中心在探索过程中,也拓宽了对社会组织、社会政策甚至基金会的一些认知和了解。
第三,由于财政对社会公共服务投入的骤减,广州中心须扩大考虑资金来源,其中各类基金会及企业CSR部门都是现阶段的热门选择;也根据业务范围与优势,尝试撰写并提交了两份评估或研究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过程中也对政府以外的社会主体对过往类似业务的要求和需求点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2023年工作展望
第一、谨慎而乐观。随着《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先后出台,国家和地方的重心也逐渐从防疫回归到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提供。但此前的三年对国家和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中心对此需保持谨慎而乐观的态度,并做好相应准备,即一直两年内业务发展方面未必会有明显起伏,还需防范“倒春寒”的情况。
第二,期待“触底反弹”。目前广州中心正在经历成立以来最低谷的时期,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也没有什么包袱要背,因此,可以把心态放开,做可能的尝试;甚至可以用“二次创业”的思维来进行可能的探索,在外部寻找可能机会与合作;甚至可以“转型”,将目光转向例如基金会等资金相对稳定的组织,找准切入点争取支持。
第三,探索产品沉淀。广州中心成立至今先后承接过不同类型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评估类、培训类、调研类,因此,可以尝试按领域对以往项目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拣选两到三个议题进行总结撰写,形式不限,争取形成可视化成果。2022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500字之内。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