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stnb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慈善会
2022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17日
单位名称: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慈善会
登记证号:
440181182
成立时间:
2013-04-03
性 质:
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
办事机构
实体机构
本社会组织党员及群团情况
党组织工作情况
安全管理工作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2022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简要
会费
公益活动支出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法律法规规章中明确规定的职能
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项
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的情况
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举办培训、职称评审、认证、鉴定等活动
2022年度开展援藏援疆活动情况
2022年度参与广东省内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2年度参与广东省外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2年度参与和2023年度计划参与稳经济促发展--广东省“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工作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
收费情况自查自纠表-会费
附加表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沙湾慈善会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热情支持参与下,紧紧围绕民生大计,与政府工作重心和要求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救助精准度,深入培育慈善文化,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补充作用,社会关注度和受益人群不断提升。具体工作回顾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宣传,让慈善文化“传播更广” 依托宣传栏、宣传单、倡议书等媒介,积极宣传慈善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及时公开慈善工作动态,如慈善公告、捐赠救助明细、义工服务信息等,便于公众了解、参与、监督慈善。 (二)规范管理,让慈善资金“盘子更大” 自成立以来,沙湾慈善会不断建立健全慈善资金管理和规范使用运作程序,完善捐赠接收工作制度,对所有的捐赠收入和救助支出都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告和公示,确保慈善资金的安全、高效和阳光,从而提高慈善社会公信度,使沙湾慈善事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 (三)稳中求新,让慈善项目“方向更明” 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现实的小事抓起,将来自全社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身边和心里,以慈善助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持开展常规慈善救助活动。以服务困难群体、助力民生保障等工作为重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救助服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持续擦亮品牌慈善项目招牌。目前,沙湾慈善会已有 “社区慈善敬老活动”基金、“点燃希望”助学基金、“巾帼携手 与爱同行”妇幼慈善基金等品牌慈善项目。 三是探索开拓创新慈善服务形式。沙湾慈善会也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慈善事业发展方向,尝试将慈善服务形式与内容向文体福利、社会治理等领域延伸。 二、存在困难和不足 目前,沙湾慈善会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募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每年较为集中的几次“爱心捐助”活动募集善款,工作机制还不够灵活,募集资金量小与救助需求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二是慈善文化传播与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三是慈善队伍从业人员欠缺,无专职人员。同时,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新型慈善人才。这些我们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变。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探索更长效的募救机制 继续深化募捐机制建设,拓宽善款筹集渠道。强化“以救促募,以募保救”的募救工作理念,推动慈善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推进企业(个人)冠名捐助,提升募捐长效机制建设。 创新形式和方法,不断优化慈善救助项目。继续开展社区慈善敬老活动、“点燃希望”助学活动等品牌慈善活动,开展并推广“携手‘睇’沙湾”文化导赏活动,扩大品牌慈善项目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着力通过多渠道推介有一定影响力的慈善项目,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捐赠。 加强与上级慈善组织及社会各类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慈善+社工”“慈善+志愿服务”等慈善救助方式以及“慈善+文化”“慈善+教育”“慈善+体育”等扶救范围,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 (二)继续开拓更多元的宣传方式 线上线下齐发力,一是在原有的传统媒介之外,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便捷、高效、广泛的宣传作用,以图文、视频、海报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计划尝试开发慈善爱心小游戏,或结合文化导赏活动开发文创产品,通过互动、文创等更为新颖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慈善、支持慈善。二是在线下利用“慈善日”和“公益日”等专题活动,广泛宣传《慈善法》等慈善为民政策及现代慈善文化,以全民慈善为目标,着力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 (三)继续建设更专业的人才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区民政局、区慈善会和区社联会举办的各类培训及讲座,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尝试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专业化运作,引进专职人员或社工机构,提供更高效、专业的慈善服务。
2022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沙湾慈善会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热情支持参与下,紧紧围绕民生大计,与政府工作重心和要求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救助精准度,深入培育慈善文化,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补充作用,社会关注度和受益人群不断提升。具体工作回顾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宣传,让慈善文化“传播更广” 依托宣传栏、宣传单、倡议书等媒介,积极宣传慈善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及时公开慈善工作动态,如慈善公告、捐赠救助明细、义工服务信息等,便于公众了解、参与、监督慈善。 (二)规范管理,让慈善资金“盘子更大” 自成立以来,沙湾慈善会不断建立健全慈善资金管理和规范使用运作程序,完善捐赠接收工作制度,对所有的捐赠收入和救助支出都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告和公示,确保慈善资金的安全、高效和阳光,从而提高慈善社会公信度,使沙湾慈善事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 (三)稳中求新,让慈善项目“方向更明” 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现实的小事抓起,将来自全社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身边和心里,以慈善助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持开展常规慈善救助活动。以服务困难群体、助力民生保障等工作为重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救助服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持续擦亮品牌慈善项目招牌。目前,沙湾慈善会已有 “社区慈善敬老活动”基金、“点燃希望”助学基金、“巾帼携手 与爱同行”妇幼慈善基金等品牌慈善项目。 三是探索开拓创新慈善服务形式。沙湾慈善会也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慈善事业发展方向,尝试将慈善服务形式与内容向文体福利、社会治理等领域延伸。 二、存在困难和不足 目前,沙湾慈善会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募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每年较为集中的几次“爱心捐助”活动募集善款,工作机制还不够灵活,募集资金量小与救助需求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二是慈善文化传播与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三是慈善队伍从业人员欠缺,无专职人员。同时,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新型慈善人才。这些我们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变。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探索更长效的募救机制 继续深化募捐机制建设,拓宽善款筹集渠道。强化“以救促募,以募保救”的募救工作理念,推动慈善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推进企业(个人)冠名捐助,提升募捐长效机制建设。 创新形式和方法,不断优化慈善救助项目。继续开展社区慈善敬老活动、“点燃希望”助学活动等品牌慈善活动,开展并推广“携手‘睇’沙湾”文化导赏活动,扩大品牌慈善项目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着力通过多渠道推介有一定影响力的慈善项目,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捐赠。 加强与上级慈善组织及社会各类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慈善 社工”“慈善 志愿服务”等慈善救助方式以及“慈善 文化”“慈善 教育”“慈善 体育”等扶救范围,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 (二)继续开拓更多元的宣传方式 线上线下齐发力,一是在原有的传统媒介之外,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便捷、高效、广泛的宣传作用,以图文、视频、海报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计划尝试开发慈善爱心小游戏,或结合文化导赏活动开发文创产品,通过互动、文创等更为新颖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慈善、支持慈善。二是在线下利用“慈善日”和“公益日”等专题活动,广泛宣传《慈善法》等慈善为民政策及现代慈善文化,以全民慈善为目标,着力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 (三)继续建设更专业的人才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区民政局、区慈善会和区社联会举办的各类培训及讲座,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尝试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专业化运作,引进专职人员或社工机构,提供更高效、专业的慈善服务。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