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stnb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金融促进会
2022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8日
单位名称: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金融促进会
登记证号:
440181172
成立时间:
2012-01-18
性 质:
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
办事机构
实体机构
本社会组织党员及群团情况
党组织工作情况
安全管理工作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2022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简要
会费
公益活动支出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法律法规规章中明确规定的职能
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项
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的情况
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举办培训、职称评审、认证、鉴定等活动
2022年度开展援藏援疆活动情况
2022年度参与广东省内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2年度参与广东省外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2年度参与和2023年度计划参与稳经济促发展--广东省“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工作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
收费情况自查自纠表-会费
附加表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2年促进会工作基本情况 番禺区金融业总体发展稳中向好,截止2022年年底,番禺区累计新三板企业64家,2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6家上交所主板,1家上交所科创板、3家深交所中小板,7家深交所创业板,1家北交所,5家港交所,2家纳斯达克),25家上市企业总市值折合人民币超2336亿元。番禺区上市企业科技含量较高,25家上市企业中,有18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2%。 促进会团队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近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串联“创、投、贷、融”助企行稳致远 促进会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通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创投周,让更多番禺企业和创投机构,做“时间的朋友”,赋能企业做大、做强。 (二)构建企业成长全链条扶持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培育 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促进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抓好科技信贷服务、投融资服务、科技企业上市服务、科技企业创业服务、科技金融政策服务工作,联合番禺区各大科技产业园区,加快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融合共生关系。 (三)支持科技创业创新,注重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及企业。 为了更好地营造“创新来番禺,创业到番禺”的氛围,促进会积极发动区内创业团队及科技型企业参与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2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多家媒体进行创新创业大赛的采访报道。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掘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创业团队和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提升新时期创新创业水平。 促进会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的思维成事,为有效推动番禺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的对接,强化番禺区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转化,依托本届大赛决赛为契机,赛后召开科技金融精准面对面交谈会议,邀请区职能部门、投资机构、金融机构、高水平研究院相关代表,举行相关企业资源对接活动,加速企业创新发展。通过会议,对优质企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为番禺区发掘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多路并进”推动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作 促进会“多路并进”积极发动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申报入库,通过举办“线上 线下”的专题培训会、做好电话调研及摸查走访工作、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压实镇街责任并密切跟进、规范企业填报。截至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申报截止时间,番禺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到1997家,占全市12%,居全市各区第四,仅次于黄埔、天河、南沙,比2021年净增425家,同比增长27%,净增数居全市各区第五。 (五)深化科技金融体系改革,强化金融集聚建设。 2022年,促进会继续注重完善三大平台(番禺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联盟平台、番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番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服务体系,不断夯实番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构建起番禺特色品牌形象,打造“一区一金融功能区”的格局。 (六)提高公众科普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增长需求。 2022年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番禺区代表队,7位选手荣获 “广州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3位选手获得一等奖,4位选手获得二等奖。选手们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用风趣幽默、简单易懂的语言传播科学知识,在大赛舞台上大展风采,同台比拼讲科学、秀科普,生动诠释了科学的魅力。 二、2023年促进会工作计划 (一)着力培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优秀企业,继续培育出更多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种子独角兽企业和高精尖企业。 (二)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企业走进资本市场。 (三)树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典型,挖掘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来年的创新企业参赛。 (四)注重发挥市、区金融政策叠加效应,关注政策动态,牢固树立金融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加快引进高端金融资源,营造更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五)充分利用科技信贷创新科技金融产品。 (六)严密部署,不断探索新思路,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申报入库。
2022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2年促进会工作基本情况 番禺区金融业总体发展稳中向好,截止2022年年底,番禺区累计新三板企业64家,2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6家上交所主板,1家上交所科创板、3家深交所中小板,7家深交所创业板,1家北交所,5家港交所,2家纳斯达克),25家上市企业总市值折合人民币超2336亿元。番禺区上市企业科技含量较高,25家上市企业中,有18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2%。 促进会团队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近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串联“创、投、贷、融”助企行稳致远 促进会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通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创投周,让更多番禺企业和创投机构,做“时间的朋友”,赋能企业做大、做强。 (二)构建企业成长全链条扶持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培育 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促进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抓好科技信贷服务、投融资服务、科技企业上市服务、科技企业创业服务、科技金融政策服务工作,联合番禺区各大科技产业园区,加快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融合共生关系。 (三)支持科技创业创新,注重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及企业。 为了更好地营造“创新来番禺,创业到番禺”的氛围,促进会积极发动区内创业团队及科技型企业参与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2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多家媒体进行创新创业大赛的采访报道。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掘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创业团队和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提升新时期创新创业水平。 促进会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的思维成事,为有效推动番禺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的对接,强化番禺区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转化,依托本届大赛决赛为契机,赛后召开科技金融精准面对面交谈会议,邀请区职能部门、投资机构、金融机构、高水平研究院相关代表,举行相关企业资源对接活动,加速企业创新发展。通过会议,对优质企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为番禺区发掘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多路并进”推动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作 促进会“多路并进”积极发动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申报入库,通过举办“线上 线下”的专题培训会、做好电话调研及摸查走访工作、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压实镇街责任并密切跟进、规范企业填报。截至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申报截止时间,番禺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到1997家,占全市12%,居全市各区第四,仅次于黄埔、天河、南沙,比2021年净增425家,同比增长27%,净增数居全市各区第五。 (五)深化科技金融体系改革,强化金融集聚建设。 2022年,促进会继续注重完善三大平台(番禺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联盟平台、番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番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服务体系,不断夯实番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构建起番禺特色品牌形象,打造“一区一金融功能区”的格局。 (六)提高公众科普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增长需求。 2022年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番禺区代表队,7位选手荣获 “广州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3位选手获得一等奖,4位选手获得二等奖。选手们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用风趣幽默、简单易懂的语言传播科学知识,在大赛舞台上大展风采,同台比拼讲科学、秀科普,生动诠释了科学的魅力。 二、2023年促进会工作计划 (一)着力培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优秀企业,继续培育出更多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种子独角兽企业和高精尖企业。 (二)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企业走进资本市场。 (三)树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典型,挖掘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来年的创新企业参赛。 (四)注重发挥市、区金融政策叠加效应,关注政策动态,牢固树立金融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加快引进高端金融资源,营造更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五)充分利用科技信贷创新科技金融产品。 (六)严密部署,不断探索新思路,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申报入库。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