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2年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500字)
(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及开展扶贫工作情况。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一、2021年年度总体情况总结
自本研究院成立至今,与行业各个单位联系广泛,各项工作开展顺利。2021年研究院与同行业各个单位进行广泛的产学研合作,进行政府项目开发申报、学术活动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成绩如下:
1、目前,无人船艇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环境测量与地质地貌测绘领域,国家于2017 年推出了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一职,该职位主要负责组织和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且在水域的治理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关注。广州市创新智能无人船技术研究院联合广州海工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黄埔区政府及其他相关水域环保产品生产厂商共同开发5G水环境监测无人船及相关控制软件,并连续两年实现全天候巡航监测,实时上传数据完成相关部门的水环境监测任务,实现无人船真实落地应用案例,为厂商和政府部门搭桥引路,开创了无人船在政府层面开展应用的新局面。
2、与佛山黄岐船厂合作研发试制水域环保船无人操控应用项目,目前项目研发进展顺利,最快2022年可下水试航。
3、除了水域环保这个市场,无人船景区旅游,以及港口等水域作业领域的巡逻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院联合广州海工船舶设备有限公司、中科院、中船动力、武汉理工大、华工、广州航海学院等多家产学研单位,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和港口巡逻产品,目前项目已经完成立项,即将投入研制。 研究院应邀参加广东船协会员单位走访巡视活动,并接待了省船协十多家会员单位的来访,包括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中山江龙等船厂,以及船舶配套设备厂家。
4、研究院积极参加省市军民融合工作,配合省市军融办联合多家民参军企业开展共建互赢活动,在中美对峙的大背景下,为军融船舶企业提供商务、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推广无人船技术与传统船舶配套设备产业的融合,为新时代特殊时期军工事业贡献一己之力。
二、2022年年度工作思路
研究院2022年计划进一步完善联盟组织管理架构,建立联盟宣传平台,组织联盟成员单位集体承担政府、服务企业等单位更大项目。同时,目前虽然无人船产业已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金融市场的青睐,然而行业发展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及时建立智能无人船产业服务平台,对促进智能无人船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智能无人船产业服务平台,使得行业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纵深化,从而可促进广州市智能无人船行业快速发展。服务平台可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作用,协调各方资源在各行业内建造系统、完整的智能无人船领域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构造创新链,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而且平台将为合作企业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帮助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开拓,成为企业优势互补、扩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或行业竞争力、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手段。
具体任务包括建立智能无人船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服务网站是发挥广州市创新智能无人船研究院作用的直接窗口,本平台内容主要包括技术评估、成果鉴定、技术转让服务;海洋装备相关技术转染服务;标准制定与服务;检测服务;学术推广、科普与培训等。设立智能无人船行业领域专家群体服务组织工作站,整合行业企业、高校、科研就等专家,为推进智能无人船行业技术和服务做好基础支撑,是开展专业服务的核心。
同时继续全力协调水域环保、景区旅游及港口巡逻相关项目的正常开展,确保尽快落地项目,完成产品研发试制,将无人船技术真正进入到各行各业。2021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500字之内。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